陽春三月,泰州市信訪局局長張云泉的先進事跡在中華大地傳唱。4月22日下午,張云泉同志應邀來到揚子江藥業集團,與揚子江人零距離接觸,讓我們的靈魂作了一次悲情之旅。
張云泉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精干,略微下彎的嘴角透出一絲堅毅,今年已57歲的他,依然保持著當年軍人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走路時有一股風風火火的勁頭。聽著他的事跡介紹,很多同志都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信訪工作無權無勢。張云泉為何能在別人并不熱衷的信訪局一干就是22年,連續不間斷地做好事?“黨把我從一個普通的農民兒子培養成國家干部,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奉獻,必須成為自己始終不渝的追求,做到上不愧黨,下不愧民。”張云泉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信訪工作又苦又累。在關鍵的時候張云泉總能奮不顧身,他曾經奪下砸向上訪群眾的鋒利的破酒瓶,搶去上訪人身上的殺豬刀,奪走赴京滋事人員身上的土炸藥包,用身體攔住群體上訪的出租車和拖拉機,擋住沖擊機關大院的人群……他的眼睛被打傷,手指被咬斷……
說到張云泉對困難群眾的情,多少人會記起一個個感人的瞬間,多少人會講起一段段動人的故事,多少人會流下一行行滾燙的熱淚!在他的身上,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事跡數不清道不完。22年來,張云泉從自己有限的工資里擠出4萬多元捐給上訪群眾,他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他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使一些本來想走上絕路、想與社會對立的孩子加入了黨組織。張云泉真是難得的好人、好官!
“一個組織上入黨是一生一次,但思想上入黨卻是一次一生。我所做的,就是要讓群眾從我們身上看到共產黨好,更加熱愛我們的黨。”張云泉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用他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舉一動,向老百姓詮釋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真正含義。他在理想信念上和革命先烈比,工作上和時代英模比,生活上和困難群眾比,有著共產黨人博大的胸懷。妻子下崗多年,兒子兒媳都在困難企業,他從未利用自己的職權為自己謀過丁點好處。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像張云泉這樣心系百姓、兩袖清風的黨的干部真是太少了。
陪同張云泉一同前來的市委組織部的同志介紹說,來揚子江藥業集團之前,張局長還在醫院打點滴。工作環境加長年超負荷工作,給張云泉的身體帶來不少疾病,胃病、膽囊炎、喉疾等等,常常折磨著他。在張云泉辦公室的抽屜里,除了文件、信件,最多的就是藥品。
做好人不易,當好官更難。張云泉活得太辛苦了。“從內心講我是不愿意被樹為‘先進典型’的。做典型的日子不好過,最近上訪找我的人特別多。”張云泉每天都有應接不暇的來電、來信,除了本職工作,還要接待一些外省市的上訪者。從張云泉微笑著的介紹中,我們分明能感受到一種巨大的工作壓力。
張局長,您是我們泰州的驕傲!更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驕傲!揚子江人敬重您、支持您,真誠祝愿您:好人一生平安! (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