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醫藥企業在2000年生產總值還僅僅為10億元人民幣,到了2010年發展到了200億元,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這樣的突飛猛進迅速擴張靠的是什么?揚子江藥業董事長徐鏡人告訴記者,“這主要得益于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的發展之路,實現跨越式發展。”

        近幾年,制藥行業的GMP認證、cGMP認證、歐盟體系認證在國內十分盛行,也成為業內人士見面時常常討論的一大話題。盡管大家都明白,要想提高產品的品質,尋找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應該不斷更新先進的技術,按照國外高標準的體系來規范企業的質量和管理,但這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揚子江藥業來說,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為了始終保持在市場的不敗地位,揚子江藥業作出了大手筆,對生產質量舍得投入,所有廠房全部按照GMP要求建成,新建廠房也完全是按照歐盟的標準體系打造的,所有生產設備全部從世界發達國家進口,為的是在硬件的裝備上達到世界制藥的一流水平。

        光有硬件是遠遠不夠。集團還從內部管理入手托起質量的金字塔,這主要得益于集團所制定的三大戰略,即從制度上,從員工自身以及從科技創新上夯實質量,獲得企業全面發展的基礎。

        首先,靠制度作保證。揚子江藥業在執行GMP的同時,專門制定了質量工作綱領性文件《質量工作長期規劃》和《質量管理法》,并以此作為準繩。建立健全從研發、供應、生產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嚴格把好研發、采購、生產、放行、貯存、售后六道質量關。他們還建立了一整套高于法定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參照美國、英國、日本和歐洲的藥典要求,強化質量標準,努力使藥品質量達到或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集團已有21個品種達到了美國藥典和英國藥典標準,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碘海醇注射液、羅紅素膠囊等5個品種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藥品單獨定價產品。

        其次,靠員工控制質量。業內有句話,一瓶輸液兩條命。他們卻認為,一瓶輸液關乎“三條命”。一條是消費者,一條是企業,還要一條是員工自身。質量管理,從來都是以人為本。目前,揚子江藥業建有300多人的專業管理、檢測隊伍,其中藥學專業的人員占到80%以上。集團還從外資企業高薪聘請高級質量管理人才充實隊伍,并不斷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力求使員工做到“四個轉變”,即心態變、意識變、行動變、習慣變,努力把員工培養成有良心的制藥人。

        其三,靠科技提高質量。揚子江藥業堅持“高智慧民”的理念,集團活躍在生產、科研、質量一線的100多個QC小組,圍繞改進工藝,提高質量、降低增效、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課題,運用先進理論和方法,常年開展技術攻關。到2010年,集團已累計開展300多個課題攻關活動。目前,集團有23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鹽酸達克羅寧膠囊成果獲得美國發明專利,胃蘇顆粒項目獲江蘇省百件優質發明專利,經前平顆粒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集團先后有7個產品被列入國家中藥保護品種,11個產品獲全國知名品牌,8個產品獲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稱號。藍芩口服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防治手足口病首選中成藥。

        近日,在上海召開的2010年全國醫藥工業年會上,揚子江藥業榮登全國醫藥工業企業百強榜首,以優異的成績刷新中國制藥企業發展的歷史紀錄。而不久之前,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主辦的全國QC成果發表,揚子江亦以57項QC質量金牌勇奪全國醫藥行業QC一等獎總數第一的桂冠,并連續六年蟬聯全國QC金牌總數第一。

        董事長徐鏡人對此有句震撼之語,“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制造出來的”。在揚子江藥業,質量制勝三大法則已深入人心,每個人都明白,“質量是揚子江藥業企業價值和尊嚴的起點,是唯一不可妥協的事情”。

        原文鏈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kjrb/html/2010-09/09/content_74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