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環保先進企業”、“江蘇省環境行為信息化綠色等級企業”、“江蘇省環境友好型企業”、“泰州市綠色等級企業”、“泰州市環保示范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在環保工作上收獲的榮光,見證了一個“綠色制藥”領跑者走過的足跡。
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說,作為制藥企業,不僅要生產出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新藥,為老百姓提供優質、健康的服務,還要在綠色、環保生產上實現與自然環境的和諧。
發展環保經濟,人人有責,企業更是責無旁貸。作為中國民族醫藥的排頭兵和“領頭雁”,揚子江藥業集團一路踏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節拍,始終不渝堅持經濟與環保同行,發展與和諧共振,在致力于國家環境友好型企業建設,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上,邁出了一個又一個堅實的步伐。
投資數十億元打造綠色工廠
提起揚子江藥業集團,大多數人最直觀的反應是藥品質量好,科技含量高,企業發展快,誠信口碑佳。確實,自1997年以來,揚子江藥業集團憑借科技優勢、質量優勢和誠信優勢,打開了市場新局面,綜合經濟效益連續10多年躋身全國醫藥前五強,2009、2010年更是連續兩年排名全國醫藥工業百強榜第一,QC成果一等獎連續八年問鼎全國醫藥行業第一,刷新全國記錄。
但是,就是這樣一家以科技、質量、誠信見長的企業,近年來卻大手筆砸下數十億元的資金,著力打造“綠色工廠”、“綠色生產”、“綠色文化”,建成了國內屈指可數的實現污染物零排放的工廠,實現了100%廢水可回收利用,使集團的環保項目成為當地老百姓的“放心工程”。
“現在全民都在談論如何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其實,我們揚子江藥業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作為一家制藥企業,不僅要生產出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藥品,給消費者提供優質、健康的服務,通過自身的努力為行業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而且還要在綠色、環保生產上實現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說,這就是企業不惜巨資打造“綠色環保家園”的內在動因。
企業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打造揚子江美好家園”的理念,提出以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將環境管理納入集團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努力將揚子江建設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建廠40多年來,揚子江在不斷探索和總結的基礎上,逐漸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等融為一體,形成了“以觀念創新為先導,價值創新為核心,技術創新為支撐,管理創新為保證,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轉化,代謝物高效再生,追求企業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諧統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的具備揚子江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使揚子江逐步成為經濟效益突出,資源合理利用,環境清潔優美,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同行業典范。尤其是近幾年來,揚子江藥業按照建設現代化企業和環境友好型企業的發展目標,修編了企業總體規劃,科學構建“七星拱月”的戰略版塊,拉開了新一輪企業建設的序幕。
將環保貫穿于企業建設全過程
隨著總部醫藥工業園,南京海陵、上海海尼、北京海燕、四川海蓉、廣州海瑞、泰州海慈獨立子公司相繼加大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力度,企業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的環境也變得更加優美了。
在不斷推進企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集團決策層深刻地認識到,醫藥行業是資源、能源消耗的密集型產業,同時又是污染物排放大戶,公司地處長江三角洲,如不重視排污,就有可能給長江下游帶來水污染的隱患。在矛盾與機遇凸顯并存的關鍵時期,集團領導層通過認真分析和深入思考,本著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長遠的發展思路,準確把握企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一致認為要實現企業持續發展和全面進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重提升,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著力點,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貫穿于企業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
基于以上認識,揚子江按照建設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的目標,結合公司實際,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歷史責任感,從企業發展空間、環境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形勢等方面著手,把創建工作融入到結構布局優化、治理項目完善和管理措施調整的層面,融入到改造企業環境、提升企業形象和品位的層面,融入到能夠在更長的時間內頭頂一片藍天,在更寬的視野里放眼一片綠色,在更大的范圍內腳踏一片凈土,真正走出了一條激發員工熱情,增強員工信心,讓周邊環境變美、讓老百姓受惠的環保之路。
為此,集團于2007年8月召開創建工作動員會,集團董事長徐鏡人提出爭創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為揚子江添輝加彩,要求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創建工作對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對實施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作用,把創建工作放到與企業質量、安全、生產、銷售同等重要的地位,永遠保持對社會、對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集團啟動全年環保計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認真開展好環保進部門進科室、進車間活動,要求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做到“五提倡”、“五嚴禁”:提倡廢水處理循環利用,節約水資源;提倡辦公樓接待使用紙杯、瓷杯等環保用品,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提倡辦公用紙雙面用,辦公廢紙、廢紙杯直接回收;提倡節約用電,辦公室空調溫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提倡生活垃圾分類包裝分類處理,盡量回收垃圾中的可利用物。嚴禁在廠區內吸煙,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煙頭、紙屑;嚴禁損壞公司內的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嚴禁車輛亂停亂放;嚴禁在公共場所私自傾倒廢水、廢油以及固體廢棄物;嚴禁機動車輛在廠區內行駛速度超過20公里/小時。
此外,揚子江還制定了一系列環保管理制度,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和噪聲經處理后達標排放,不給周圍環境造成有害影響。一是設立“三廢”處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二是由專業部門負責維護環保設施,一旦發現設備故障,有“三廢”外排的生產工序必須立即停產,以杜絕污染物的排放;三是定期進行環保技術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素質水平;四是搞好廠區綠色,改善生產環境,自覺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指導;五是各車間產生廢水、化驗室和藥研所廢水直接進入廢水處理站,經處理后各項指標達到或優于制藥行業的標準再排放;六是鍋爐燃燒所產生的含煙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必須經水幕除塵處理;七是生產車間產生的廢包裝材料及鍋爐煤渣采取出售給有處理資質的單位進行再利用;公司產生的所有危險廢物全部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八是空調機、空壓機及鍋爐引風機等動力設備采用隔音、吸音及減振等治理措施。
結合實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稍稍懂得制藥常識的人都知道,制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含藥廢水,即使經過處理,也很難實現全部再利用。因此,與一般工廠一樣,制藥企業總會有排污口。然而,揚子江藥業集團的排污口卻與眾不同,一年四季基本看不到有污水從排污口排出,原來,揚子江的生活污水及生產含藥廢水被100%回收利用,成為國內少見的實現污水零排放的企業。
實現真正的污水“零排放”,要歸功于企業的污水處理中心。負責生產安全環保的李忠泉主任告訴記者,總部新廠區有一套日處理污水3900噸的處理設備,有預處理、物化處理、生化處理、過濾和深度處理5個處理工序,主要用于抗生素、抗癌及生活污水的處理,經過處理的廢水排放標準遠遠低于制藥行業標準,直接用于設備冷卻,衛生間沖洗、綠化、保潔等方面。
在污水中心旁邊,還有一個1萬立方米的應急水池。“水池可以儲存工廠一周的廢水”,李忠泉說,這樣一來,萬一污水處理站需要檢修,也可以保證不向外界排放廢水。
集團總經理助理沙琦介紹說,集團為保證綠色環保制藥,不惜花巨資治污防污。南廠是老廠區,以前污水處理能力只有500噸/天,前些年,集團一下子投入2500萬元對其改造升級,現在,處理能力已達3000噸/天。總部北廠區的污水管網以前為混凝土涵洞,經常有水滲透到廠區的人工湖里,去年,集團投入200萬元將污水管網全部換成抗腐蝕工程材料。在占地600畝揚子江醫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耗資2400萬元,濱江工業園的海慈原料藥生產基地,新建污水處理站投入1000萬元,處理能力達到1000噸/天。
不僅在本地,揚子江藥業集團在南京、上海、成都、北京、廣州等地設立的子公司同樣地是十分注重環保投入。據統計,近年來,外地的子公司環保基礎設施投入已達到6000多萬元。
為保證經過處理后的污水100%達標排放,揚子江藥業集團還主動投資數百萬元安裝了先進的COD在線監測儀,實時對排放情況進行監控,同時與市環保監測中心聯網,排放水質24小時接受環保部門監控。目前,集團排放出的廢水COD濃度僅在34-45毫克/升,遠遠低于制藥行業排放標準(COD濃度為60毫克/升)。經過污水處理中心處理后的排放水,不僅用來作冷卻補水,而且還用作廠區內的草坪澆灌和人工湖湖水。現在,處理后的水100%全部回收利用,有效地減少了自來水及地下水的用量,每年為企業節約自來水34.35萬立方米。
藥品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出帶有藥粉的空氣,可能會對空氣產生污染,因此,在生產場所產生藥味兒是在所難免的。然而在揚子江藥業集團的生產廠區卻幾乎聞不到藥味兒,原來所有車間的排風口全部安裝了過濾效率達到99.99%的高效過濾器,對其進行過濾,并嚴格按照周期進行更換,更換后帶藥粉的過濾器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
積極嘗試發展循環經濟是揚子江藥業的環保新亮點。原料藥產品在合成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溶煤,溶煤對于環境來講就是毒素,如果直接排放,勢必給污水處理設施帶來不可估量的壓力。位于濱江工業園內海慈原料藥生產基地從意大利、日本引進世界領先技術,興建了多個溶煤回收蒸餾塔,回收利用廢溶煤。此舉不僅為企業每年節約近百萬元溶煤原料采購費用,還可化解環保方面的壓力。
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理,揚子江藥業在廠區設立了24個回收點,分類存放,實行垃圾定點收集,密閉運輸,日產日清,并將生活垃圾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置。此外,集團還專門責成各部門加強內部廢舊物資的回收和循環使用,成立專門的廢物回收組,定期回收各部門打印機使用的廢舊墨盒,廢舊筆芯等。目前,揚子江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的平均值大于80%,提前完成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60%的預期目標。
把綠色理念融入到職工精神領域
建設“環保工廠”,實現“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科學處理,只是揚子江藥業打造“污染物零排放”工程的一環。集團董事長徐鏡人認為,對環境的保護不僅僅是生產廠家的任務,而是要把醫藥整個產業鏈綜合考慮,從源頭上就開始實施。為此,揚子江藥業提出了“綠色采購”和“建立綠色家園”的理念,強化職工環境意識和環保理念教育,并由此形成具有揚子江特色的生態文明發展觀及綠色文化觀。
“藥品生產的原材料直接影響到產品本身的環保性,綠色采購要求在原料的來源上就要十分環保。”集團總經理助理沙琦介紹說,揚子江倡導綠色采購,就是要在采購上通過對供應方的環境行為和原料環保性能的檢驗監督,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和環保性,從而使“綠色制藥”在源頭上落到實處。2006年,揚子江藥業在通過德國萊茵公司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同時,要求原料供應商逐步提高ISO環境認證率,力爭達到100%的通過率。
消除噪聲對環境的影響是揚子江藥業環保工作的又一個重要舉措。集團公司的噪聲源主要集中在風機、風管、輸送機、蒸汽放空管、循環水冷卻塔等控制裝置。為實施降噪工程,營造安靜的工作生活環境,揚子江針對不同的噪聲源分別采用隔聲罩、隔聲室、隔聲墻、隔聲包扎、消聲器、消聲窗和選用低噪聲設備等措施進行噪聲治理,使廠界噪聲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配合當地地域景觀,揚子江還進行了大面積植樹綠化。如茵的綠草地,不僅使人心曠神怡,而且有助于減少灰塵,改善空氣質量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成為與周邊環境相和諧的綠色工廠。
不僅在物質領域,將綠色觀念和綠色標準貫穿于生產、制造全過程,揚子江還充分發揮宣傳輿論的作用,突出綠色文化建設,把綠色理念融入到精神領域。集團黨委、工會、共青團積極開展“環境宣傳日”、“我為環保進一言”、“質量在我手中,環保在我心中”等宣傳教育活動。此外,集團工會和宣傳文化部門還經常開展以環保為主題的征文、知識競賽、演講及歌唱、小品比賽,豐富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出濃厚的綠色文化氛圍。
建立綠色家園,共創和諧環境,揚子江不斷拓展綠色文化的外延和內涵。集團投入巨資裝飾廠區及生產車間,對廠區進行綠化、美化、凈化和亮化。如今集團廠區內風景優美,空氣清新,雕塑靜立,噴泉水舞,小橋流水,假山瀑布相映成趣。藍白相間高聳雄偉的世紀明珠塔、氣勢非凡的斜拉橋、充滿異域情趣的“巴厘島”、“英語角”,處處彰顯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在美化環境的基礎上,揚子江又在新廠區建立了主題公園“東方紅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12.26米高的毛澤東青銅塑像,周圍松柏蔥郁,大型地圖浮雕,參觀走廊,將工業景觀連成一片,展示著揚子江人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赤子情懷。
在揚子江藥業集團總部還建有一條醫藥名人大道,道路兩旁樹枝婆娑,鳥語花香,綠草如茵,綠陰中矗立著20多位古今中外醫藥名人的雕塑,漫步在這幽靜的大道,一股清正思幽的文化氛圍徐徐襲來,啟迪著揚子江人對人類醫藥博大精深的思考。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崇尚“環保文化生活”、“廠區就是花園”、“企業就是家園”的綠色文化氛圍已在揚子江蔚然成風。揚子江藥業在致力企業發展的同時,以環保為抓手,促進了人與自然、員工與企業的和諧發展。如今,揚子江人正一鼓作氣,前進在科學和諧的綠色大道上。
http://www.yybnet.com/site1/zgyyb/html/2012-10/18/content_90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