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輸液瓶整齊排列在生產流水線上,在輸送帶的運送下有序地通過洗瓶、灌裝、壓塞、軋蓋等生產流程,進入燈檢、包裝工段。走進揚子江藥業(yè)集團輸液一號車間,步入回字形走廊,透過寬大的視窗,可以看到工人們正在生產流水線旁不時拿起壓塞好的輸液瓶檢查封口情況。

    在燈檢工段,女工們正在專心致志地工作。大廳內整體光線較暗,只有燈檢臺上的白熾燈發(fā)出明亮的光芒。面對每天在這樣的強光下檢查輸液瓶,眼睛會不會痛、覺不覺得辛苦的提問,一位女工羞澀地笑著說:“這瓶藥既然在我手中,我就是第一責任人,決不能馬虎松懈,更不能讓任何一件不合格品進市場。”

    她們時而低頭仔細檢查瓶身是否有瑕疵;時而迎著燈光拿起輸液瓶,輕輕晃動藥液,觀察是否混有毛絲、白點等雜質。輸液藥品在進入包裝工段前,燈檢是最后一道把關口,燈檢女工的責任顯得更為重要。

    燈檢工段共有36名女工,平均年齡不到25歲,她們中有一半是90后小姑娘。別看她們年輕,工作起來卻毫不含糊。燈檢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細心,不放過任何一點小瑕疵,必要的時候還要“雞蛋里挑骨頭”。正是她們的“火眼金睛”,才成為藥品合格出廠的“安全員”。

    與燈檢工段的“娘子軍”相呼應的則是設備班組的“漢子們”,別看他們一個個“五大三粗”,但呵護起設備來卻很“溫柔”,車間工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們?yōu)樵O備的“守護神”。

    趙勇是車間主任助理,個子不高,卻很精干,他每天認真巡查各工段員工操作、危廢物處置等。正是他的嚴謹苛刻,才在車間內部形成了良好的規(guī)范操作氛圍。提起他,大家都贊不絕口,不僅是因為他踏實肯干,更因為他帶出的設備班組解決了車間大大小小的問題,有及時被排除的設備故障、也有推陳出新的技改方案等。

    設備班組的小伙子們對設備的研究幾乎到了“癡迷”的地步,他們閑暇時喜歡擺弄設備零件、觀察設備運轉情況,善于發(fā)現問題,更勇于解決問題。在趙勇的牽頭下,設備班組相繼增加貼標機引導輪,減少貼標機漏打印幾率;改造南線洗瓶機連桿,保證洗瓶質量;增加洗瓶直排風機異常停機保護裝置,降低風機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設備班組帶頭完成的這數十項技術改造,不僅改造數量居于制造部前列,更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個人只有將自己融入集體的事業(yè)中才最有力量。在揚子江藥業(yè)集團還有無數這樣的小團隊,他們在嚴把質量關的道路上默默地揮灑著智慧和汗水,用敬業(yè)的精神和嚴謹的態(tài)度將盛開的質量之花澆灌得愈發(fā)明亮艷麗。

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7-08/03/content_9188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