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啄木鳥每天大約敲擊樹干600次,能吃掉1500多條害蟲。無論害蟲潛藏多深,啄木鳥都能將其從樹干中掏出來除掉,從不退縮和放棄。在揚子江藥業集團也有這樣一只“啄木鳥”,他們視產能與質量為自己的森林,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直到“害蟲”全部清除為止。

2016年的秋季,涼風習習,蘇黃止咳膠囊供貨卻給揚子江藥業集團北京海燕公司制造部車間人員帶來了沉重壓力。該公司啄木鳥QC小組立即召開會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一列出遏制蘇黃止咳膠囊產能發展的因素,最終決定:“為了提高蘇黃的產量,我們必須要啟用流化床!”

有了主題,啄木鳥QC小組成員也就有了攻關方向。但在場的操作人員、班長很多沒有流化床的操作經驗,為此,小組請來了設備廠家工程師現場講解流化床的原理及操作。經過不斷摸索,初步確定了使用流化床的工藝條件,同時確定了影響流化床生產效率的6大因素。

要因確定后,啄木鳥QC小組分為A、B兩組立即展開了行動。針對“進料堵塞、抖濾袋的頻率不合理、干整粒篩網目數不合適”3大要因,A組成員通過小試生產積累經驗,并通過比較法確定了最優的生產操作方式;針對其余的3個要因,B小組成員選擇L9(34)正交試驗表設計了9組試驗,每次試驗均以同等批量進行投料,以確定最佳因素組合。

在供貨緊張、生產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啄木鳥QC小組成員利用空余時間積極進行流化床試驗:安裝設備、連接管道、裝濾袋……

出料口總是堵塞,大家找不到原因,被迫拆下出料管道進行檢查,堵塞的物料噴的大伙滿臉都是;干整機只吸料,放料時間太短,班長爬到干整機上方大喊:“一會兒再開,先把篩網上的顆粒敲下去。”。第一次試驗就這樣灰頭土臉的結束了。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是不是由于制粒鍋內存在正壓,出料時大部分物料堵住了出料口?”“會不會是干整機吸料、放料時間調節不合理?”經過一夜探討,第二天,班長、車間主任帶頭又開始了第二次試驗,啄木鳥QC小組成員拿著新制作的方案,詳細記錄每一個數據,最終檢驗得出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攻關有了成績,結果的發表就顯得尤為重要。啄木鳥QC小組成員匯總整理試驗數據,加班加點制成高質量的PPT。為了獲得最佳發表效果,發表人也是煞費苦心,如何開場白?這一段話應該讀幾分鐘?語氣稍緩還是稍快?無不仔細考量。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勇于挑戰并付出相應的努力,最終的勝利便會到來。手捧最佳發表獎與一等獎的獎狀,每一個兢兢業業的“啄木鳥”們無不感慨。
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6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