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第40次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上,對質量有著永無止境追求的揚子江藥業再傳捷報:103項QC課題全部獲得一等獎,再次摘得QC成果發表一等獎總數第一桂冠,蟬聯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一等獎總數第一“十五連冠”。
 
“高質、惠民、創新、至善”是揚子江藥業的核心價值觀。長期以來,揚子江藥業十分重視QC小組這項群眾性質量活動的開展。QC小組活動在揚子江藥業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成為傳承工匠精神的有效載體。企業內部活躍著120多個QC小組,常年圍繞質量提升、工藝改進、管理創新、節能減排等課題持續開展攻關活動,職工群眾創新創造的活動力競相迸發。
 
眾志成城 攻克關鍵工藝技術難題
 
“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們都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會攻破難關。”志成QC小組成員王蓉是個有點害羞的泰州姑娘,今年是她第三次參加QC小組活動。
 
志成QC小組與固體制劑2號車間誕生于同一年,小組成員均由車間專業技術人員組成。2018年,固體制劑2號車間擬引進生產新品種,為確保順利投產,志成QC小組承擔起產品制粒工藝的研究工作。
 
課題處于初期階段時,王蓉也正處在人生中最幸福的階段——訂婚。揚泰地區格外注重訂婚儀式,但由于當時現場工作較多,這個害羞的姑娘不好意思開口請假,硬是將自己的訂婚儀式推遲了近2個月。
 
“作為新產品,由于沒有足夠的數據經驗,整個制粒過程的方法、參數全部需要摸索開展,小組成員最初毫無頭緒。”王蓉回憶道。
 
萬事開頭難。組長許寧鼓勵大家不用著急,先從查詢文獻開始,一步步尋找解決措施,其次參照其他產品的生產工藝開展小試,統計生產過程中的參數……
 
經過不斷摸索,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全員參與討論,提出一個總體方案——使用濕法混合制粒的終點判斷指標來控制制粒效果。
 
“這個是最關鍵的技術。”王蓉介紹說,在試驗階段,有人觀察生產過程,有人記錄關鍵參數,有人檢測顆粒水分和粒徑分布,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加班熬夜也無人抱怨。
 
令人驚訝的是,當記者問及“此次課題發表有沒有信心獲獎”時,這個靦腆的姑娘卻毫不猶豫地脫口道:“有啊!這個研究是創新,也是比較先進的,肯定能獲獎!”自信溢于言表。
 
果然,該課題在第40次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上順利拿到一等獎。志成QC小組表示,此次QC小組活動的收益是顯著的,不僅確定了新產品的制粒工藝,在后續生產過程中也能有效指導員工操作,保證生產順利進行,還提高了小組成員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創新意識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攻堅克難 改善廠區環境
 
走進揚子江藥業總部廠區,隨處可見四季常青的植被,護廠河道更是清澈見底、魚蝦嬉戲。然而,兩年前的廠區河道卻并非如此——廠區水系為封閉式水體,夏季高溫季節極易爆發藍藻,水質受到影響。
 
鑠石流金QC小組承擔起解決廠區河道藍藻爆發問題的任務。
 
小組負責人葉文烽笑道:“我是制藥工程專業的,小組里還有學土木和會計的,一開始大家對水體不了解,經歷了很多波折。”
 
為了學習經驗,小組成員先后赴深圳坂田的華為集團總部、無錫靈山大佛景區、姜堰溱湖風景區、太湖藍藻示范區、啟東恒大海上威尼斯、上海光華西湖和鹽城聚龍湖公園等十余處觀測其水質情況,了解維護方法。
 
“但是,不同地區的土壤和水質有很大區別,如何找出一套最符合揚子江藥業集團廠區河道水質改善的新方法,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葉文烽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頂著35℃以上的高溫,在蚊蟲和烈日的陪伴下,廠區河道中搖搖晃晃的船只成了鑠石流金QC小組的臨時基地。挽褲腳下河道撿垃圾、摸魚蝦,劃小船舀綠水聞味道,到市場搬缸買草,巡視河道,保護水草……這些成了小組成員的日常工作。曬得又黑又紅的“龍蝦臂”,成了他們共同的“符號”。
 
當所有人不辭辛苦完成栽種和回水工作后,恰逢大風,水波蕩漾,不斷有植株漂浮。葉文烽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回水之后,重栽只能在船上進行,水深處手臂根本觸不到底,只能用竹竿夾住草苗插入泥中,增加了工作難度。”
 
為什么一陣風會帶來這么大的影響?鑠石流金QC小組分析原因發現,廠區內河床的土質是主要原因,控制水位或許可以解決問題。最終,綜合考慮植株長度、光照面積、繁殖效果、凈化效果等因素,確定了40~60厘米的水位范圍和每平方米25株的種植密度。
 
“集團領導要求廠區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經過攻堅,我們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小組成員向雯雯通過視頻向記者展示了改善后的廠區河道景觀。視頻中,項目實施地湖水清澈,睡蓮妖嬈,水生植物郁郁蔥蔥。
 
向雯雯說:“經過評估測算,水生態項目建成后,每年能為公司節約水質調節、河面治理費用70萬元,從源頭上解決封閉性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下一步我們計劃將本次QC成果推薦到各個子公司。”
 
提質增效 打造智能生產車間
 
“我是2016年到這個崗位的,搬運藥品托盤搬了兩年,搬上搬下經常彎腰,下班之后根本不想動彈。現在,藥品可以直接從貼標機傳送到泡罩機,不需要人工搬運鐵托盤,只需要更換包材,工作輕松了很多。”凍干粉針劑2號車間一樓包裝工段一線工人徐杰對記者說,以前6個人一起工作,生產結束時間大概是下午六七點,現在4個人工作,兩三點就可以結束。而這些好處,皆源于春雨QC小組承擔的研究項目——貼標機與烏爾曼聯機裝置的研制。
 
過去凍干粉針劑2號車間的藥品包裝工作屬于密集型勞動和重復性機械操作,已不能滿足企業發展要求,亟待解決人員大量參與上下料這一問題。春雨QC小組成員通過技術攻關,連續加班一周左右,將聯機裝置安裝完成。后期經過驗收、調試,最終實現目標,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實現了智能車間的布局,大大解放了勞動生產力。

未雨綢繆 走在環保新規前面
 
污水站主要用于處理廠區內各生產車間排放的混裝制劑污水、生活污水以及藥物研究院新品研制時所排放的新品污水。污水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惡臭和酸性揮發性氣體,影響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
 
“其實,我們污水站的臭氣排放濃度符合國家現有《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規定的低于2000(標準值,無量綱)的要求。”飲水思源QC小組成員潘敏對記者說。
 
既然符合要求,為什么還要將“降低污水站臭氣排放濃度”作為一項新的課題進行技術攻關呢?
 
原來,2018年12月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征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重新規定了有組織廢氣的排放標準,將臭氣濃度標準定為“低于1000(標準值,無量綱)”。
 
“針對當前排放的臭氣濃度超過最新發布的征求意見稿中標準值的問題,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提出必須在2019年上半年提前達到征求意見稿要求。”潘敏介紹道,飲水思源QC小組積極響應集團要求,選定課題“降低污水站臭氣排放濃度”,將目標濃度定為600(標準值,無量綱)。
 
飲水思源QC小組成員經過頭腦風暴獲得10條末端原因,通過現場查證和現場試驗,最終確認需根據最新的征求意見稿,對堿洗塔溶液、清洗塔洗滌液、生物塔生物液的含量進行重新調整。
 
技術攻關后,小組成員對除臭系統在2019年5月8日~19日連續對廢氣進行取樣檢測,污水站除臭系統臭氣排放濃度平均值從攻關前的千余值(標準值,無量綱),成功降至174.42(標準值,無量綱),遠低于目標值600(標準值,無量綱),技術攻關成功。
 
可喜的是,“降低污水站臭氣排放濃度”課題在第40次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上取得了小組第一的好成績。
 
“QC小組活動對藥品質量至關重要,能夠直接反映一個企業的價值觀。像揚子江藥業,就是將藥品的質量放在首位。”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副會長孫新生表示,高質量的藥品靠高質量的人生產,高質量的標準靠QC小組等活動來實現。
 
“集團高度重視QC小組活動,從QC小組注冊,到課題的立項登記,再到企業內部初步選拔、激勵等都有完整的程序。”揚子江藥業集團副董事長徐浩宇表示,通過建立并實施管理機制,持續地開展QC活動,使企業的全體員工高度認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質量理念,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員工。
 
據悉,在揚子江藥業等標桿制藥企業的帶領下,參與QC小組活動的企業數量和單個企業QC小組的活動數量逐年增加。今年參加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的制藥企業已達150余家,參評課題共計650余個。


 http://epaper.cnpharm.com/zgyyb/html/2019-08/22/content_59216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