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呼吸專科聯合體中西醫協作組11月19日在北京成立。8家區域中醫(肺病)診療中心成為協作組成員單位,包括中日友好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廣東省中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8家區域中醫(肺病)診療中心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旨在完善中醫專科專病防治體系,科學劃分重點專科層次,充分發揮重點專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今后,協作組將致力于構建以協作組、區域中醫(肺病)診療中心為龍頭,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為骨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呼吸疾病中醫藥服務體系,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創新醫聯體模式,明確六大目標
 
新成立的中西醫協作組明確了六大目標:一是建立并完善呼吸專科聯合體呼吸系統中醫藥服務體系;二是制定呼吸專科聯合體中醫(肺病)醫療服務能力指南;三是開展中藥的科學評價工作,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四是構建中醫肺病三級人才網絡,形成人才隊伍體系;五是開展中醫肺病領域科研項目,探索中醫理論創新;六是建立并完善呼吸專科聯合體中西醫協作組管理體制與轉診機制。
 
各中心分級分層的協作以及中西醫協作為中醫肺病學科發展搭建了平臺。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于雪峰教授希望中心今后就臨床路徑、特色技術多開展交流。新疆自治區中醫醫院馬紅霞教授則強調:“通過協作組和診療中心平臺,一定要把好的中醫技術方法推廣到基層。”
 
中西醫協作發揮中醫藥優勢
 
“中西醫協作組的成立,是對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中日醫院呼吸專科醫聯體的進一步發展。”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與西醫,殊途同歸。促進中西醫協作、中西醫結合,對疾病防治、健康中國建設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醫大師晁恩祥教授認為,中醫藥具有科學性、實踐性,在理念、診療、養生、康復等方面都極富特色。成立中西醫協作組,有利于中西醫相互認知、理解和合作。中醫要自信、自強,同時也要不斷學習、吸納和利用當代科技成果。
 
協作組和區域診療中心的建立也將促進分級診療。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周軍認為,8家區域中醫診療(肺病)中心團結起來,共同發展,將在各自區域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念志教授認為,協作單位分布各地,患病人群有代表性,要通過臨床合作和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素云教授則提出,協作組既要關注疾病診治,還要重視未病先防,發揮好中醫藥的特色優勢。
 
“全國性專科聯合體的成立對我們制藥業是一種激勵。我們愿與中西醫協作組深入合作,聚力呼吸病用藥創新研發,助力協作組擴大影響。”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表示,協作組上承國家戰略,下連患者急盼,目標和揚子江藥業集團一貫踐行的價值觀高度契合。


 http://paper.cntcm.com.cn/html/content/2019-12/12/content_620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