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主辦的第41次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揚子江藥業集團(以下簡稱揚子江藥業)以100項QC成果獲得一等獎的驕人成績,再次奪得QC成果一等獎總數“桂冠”,蟬聯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一等獎總數“十六連冠”。

 

今年,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以“發揚工匠精神,追求卓越質量”為主題,共吸引100多家企業、682項課題報名參賽。參賽企業分為9個小組展開角逐。揚子江藥業選送的100項課題均獲得一等獎和最佳發表獎,并囊括9個小組的第一名。

 

QC小組活動是企業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開展質量改進的最具生命力的質量管理工具之一,是企業培育質量文化、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在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的推動下,國內醫藥行業QC小組活動經過41年的普及與發展,已成為一項行業內廣受關注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采用視頻發表的形式,對參賽小組展示成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增加了審評難度。“但這并未影響企業的參與積極性,今年QC小組活動參與課題數量甚至超過去年,充分體現了我國醫藥企業拼搏、奮進、堅持的精神和對卓越質量的不懈追求。”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副會長孫新生表示,深入開展QC小組活動,不僅有助于持續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質量管理水平提升,還可以幫助企業培育造就一大批扎根一線、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人才。

 

素有醫藥行業QC“夢之隊”之稱的揚子江藥業,參與今年發表交流會的100個項目覆蓋了創新型、現場型、攻關型、問題解決型和管理型等課題。所有課題均按照P(計劃)D(執行)C(檢測)A(調整)循環方法進行。本次參賽課題瞄準實際生產過程中的難點與痛點進行突破,以切實提升藥品質量。遠航QC小組對設備開展深層次技改,成功研發了一套凍干粉針劑用氮氣保護裝置,解決了揚子江藥業國際化項目的技術難點。設備主任王衛率領固體制劑QC小組向德國進口設備發起挑戰,尋求膠囊劑A產品漏粉問題的徹底解決思路,通過自主摸索和創新,對充填設備進行改造與優化,實現了外觀缺陷0粒的突破,攻克了10多年來德國工程師沒有解決的難題。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建設相關課題明顯增加,揚子江人努力通過提升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保障產品質量。如凌云QC小組,通過《關于SCADA控制系統的開發與應用》課題,成功實現了生產所需公共介質的自動化控制。

 

在揚子江藥業質量管理體系中,QC小組活動對質量提升起到了關鍵性作用。20世紀80年代,揚子江藥業率先引入QC小組活動概念,并從2000年開始大力推廣和實施。目前,揚子江藥業已注冊QC小組總數達120多個,他們圍繞質量提升、工藝改進、降本增效、節能減排等,運用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常年開展攻關工作。QC小組活動也從生產、質量一線,向倉儲、采購及行政等綜合管理部門滲透,覆蓋藥品研發、采購、生產、放行、儲存、售后全生命周期。QC小組已成為藥品質量一線的“把關人”。

 

為鼓勵員工進一步融入QC小組活動,揚子江藥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QC小組活動辦法,制定獎勵機制。同時,修訂完善集團內部QC論文甄選競賽方案,組織系統化、專業化培訓,積極適應醫藥行業新形勢與QC評比新標準。

 

初心不改,匠心永恒。QC小組活動不僅擦亮了揚子江藥業的“質量”品牌,還鍛造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員工隊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永生動力。通過常年開展QC小組活動,揚子江藥業有10多項QC成果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多項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達5億多元。同時,還在國際上為企業贏得了聲譽,2015~2019年,揚子江藥業參加國際QC發表大賽,共摘得20項金獎,充分展現了我國醫藥企業追求卓越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