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今年參賽課題的遴選,揚子江藥業集團綜合考量課題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攻關難度,從已有的QC小組成果中優中選優。
“盡管有的企業今年上半年的運營受到了疫情影響,但報名參賽的QC隊伍數量不降反增,并且成果內容的質量都很高。”縱覽今年的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情況,揚子江藥業集團副總經理李森深切感受到,在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實施后,醫藥行業質量管理意識進一步提升。他也發現,在行業經歷大浪淘沙的背景下,藥企的QC活動兩極分化,從中嘗到甜頭的企業在質量管理中更廣泛地運用QC方法。
揚子江藥業集團無疑是從QC管理中嘗到甜頭的企業。自上世紀80年代,揚子江藥業集團就開始在企業內部力推QC小組活動。2005年,企業獲得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發表一等獎數量第一名,自此開始了衛冕之旅,并在國際質量管理小組大會(ICQCC)上多次獲得金獎。如今,企業內部有120多個QC小組圍繞質量提升、工藝改進、降本增效、節能減排等課題攻關,已累計開展1000多項課題攻關活動,其中多項QC成果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
揚子江藥業集團質量管理部副部長胡征告訴記者,QC活動是自下而上發起的質量提升活動,揚子江藥業擁有濃厚的QC文化氛圍,企業內部的攻關活動尤為活躍,基本每個車間都有數個QC小組在活躍,圍繞企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要求,去發現課題、研究課題。
“很多課題對企業來說是很小的改進點,但是這些點拼湊起來,就形成金字塔的基座,聚沙成塔,夯實了企業質量管理的基礎,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質量效益。”胡征說。
揚子江藥業集團的QC課題與行業轉型和企業發展的命題緊緊相扣,企業遇到什么挑戰,QC小組就研究解決什么問題。
在《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要的引領下,部分小組深入研究信息化、智能化技術與藥品制造的結合點;隨著成本控制需求的凸顯,有的小組刻苦鉆研降低成本的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產品質量穩定均一;有的小組發揚工匠精神,數年如一日攻堅“高精尖”難題;中藥發展迎來新機遇,一些小組深耕有關課題,釋放企業中藥產品潛力……奔騰、石穿、精誠、星火、永進等等,正如他們的名字一樣,這些QC小組熱情涌動、信念堅定、不畏挑戰,勇攀質量高峰。
在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301畝廠區監控調度中心,一張巨大的電子屏幕顯示了公用工程3號車間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況。屏幕之后的公用工程3號車間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是凌云QC小組6個月攻關的成果,顯示了信息化手段為藥品制造升級帶來的無限想象空間。
該系統可實時顯現所監控設備的運行情況并記錄全部數據。系統有效集成301畝廠區所有關鍵設備,可以通過投屏切換顯示不同的運行界面,便于員工遠程查看現場設備運行動態并進行常規操作,改變了車間巡檢模式。
此前,車間巡檢模式為分散定時定點監控,巡檢人員每次只能巡檢一個崗位、監控本崗位的設備,響應速度相對慢。“這種巡檢模式更依賴‘人’,巡檢人員外出時無法及時發現異常。”凌云QC小組組長、公用工程3號車間車間主任薛健回憶,隨著集團加速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這種巡檢模式亟待改變,凌云QC小組決定對此進行探索。
進行課題立項,分析現有巡檢模式,設計改進思路,采購必要設備,搭建集成系統……凌云QC小組牽頭、多部門參與,301畝廠區公用設備運行監控模式改進項目建立了監控調度中心,采用過程監視系統,實現了對車間制藥用水等系統的遠程監測和操作,并開發了關鍵設備報警清單,對關鍵設備的2000多項溫濕度和潔凈度指標實現了“智能監控”。
從無到有的探索充滿了未知挑戰。公用工程3號車間SCADA系統剛搭建完成時經常“掉線”,車間現場數據不能實時更新到系統中,凌云QC小組通過硬件調試和軟件開發來解決問題。
“在其他人看來,我們不過是換了個硬件,往軟件里多寫了幾行代碼。但是,為了排查出異常硬件,為了想出缺失的代碼,我們要把有關設備的硬件全部換一遍,把幾千條代碼從頭過幾遍。” 薛健感慨道,創新過程中挑戰很多,但成功后的成就感也很高。
在揚子江藥業集團,QC小組是企業“兩化融合”實踐的排頭兵。超越QC小組牽頭的內部供應鏈系統應用集成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從物流進廠、庫存儲運、生產制造到檢驗放行的全過程可視化。
超越QC小組組長、物流部部長高翠柳告訴記者,內部供應鏈系統應用的初衷是讓各環節的信息流動起來,實現各環節高效、協同作業。小組在系統搭建的過程中發現,有關業務活動基本都在企業SAP數據中體現,準確、完整地抓取SAP數據成為項目順利實施的基礎。然而,集團從2006年就開始使用SAP系統,14年間,SAP數據倉沉淀了大量冗余數據,極大地影響了數據抓取的準確性,數據的梳理、清除和模塊化設置成為“一塊兒難啃的骨頭”。
為了啃下這塊“骨頭”,2019年12月,超越QC小組專門成立了SAP數據整頓小組,通過PDCA方法論,不斷設定目標、調整方法、驗證效果,最終成功清除了冗余的幾千條SAP數據,并建立起長效的SAP數據整頓機制,以有效保障大數據平臺的高效運行。
有了準確的SAP數據平臺做后盾,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為20多個車間、100多個品規的藥品量身打造數據集成邏輯。此項難題的攻關依然運用PDCA循環,小組成員經歷了無數個白天黑夜,集思廣益制定對策,最終確保了揚子江藥業集團內部供應鏈系統如期上線運行。
“這個系統通過信息流的透明、高效,打造了物流的高周轉率。”高翠柳介紹說,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集團庫存周轉率提升約31%,庫存金額同步下降近30%。
隨著藥品采購制度改革推進、帶量采購落地,制藥企業成本控制需求凸顯,降本增效成為擺在所有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為了高效推進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揚子江藥業集團的QC小組瞄準降本增效痛點,積極開展攻關活動。
改良膠囊充填機竟能讓藥品單批次損耗量從2700克降低到至6克?固體制劑QC小組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固體制劑QC小組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發現,部分膠囊類藥品在生產線上會發生膠囊漏粉、囊體掉底和破損,造成較大的成本損耗。要解決問題、減少損耗,首先要追溯源頭、明確原因。
藥品生產過程中無法看到囊體充填情況,為此,該小組開展小試,對膠囊充填各步驟進行拆解,觀察異常。為探明粉柱高度差異對漏粉的影響,在保證充填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小組微調計量盤參數,反復試驗,最終發現充填粉柱降低0.5毫米后,問題即迎刃而解。
導致成本損耗的每個要因的明確,都經歷了反復的討論和試驗;每一次靈光乍現的解決方案的提出,背后都是長期經驗積累的支撐。固體制劑QC小組成員呂明雪告訴記者,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小組成員恨不得把模具帶在身上,隨時隨地研究;攻關進度減慢時,小組成員一次次進行“頭腦風暴”,連上下班路上看到類似結構的物品時都要停下來仔細觀察,希望能得到啟發。功夫不負奮斗者,很多棘手的問題,都被小組巧妙地解決了。
質量第一,效益至上。降本增效的QC活動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揚子江藥業集團計劃上線一款新的凍干粉針劑,該凍干粉針劑生產期間要將ALUS進料系統氧氣濃度穩定在4%以下,否則半加塞產品易發生有關雜質超標的情況。現有生產線搭載的開放式無菌隔離系統難以滿足生產需要,然而,如果要引入密閉式無菌隔離系統,企業既要花費近4000萬元購置設備,還要等待24個月的時間。
能否改造開放式無菌隔離系統的轉運設備,減少半加塞產品轉運過程中的暴露時間,在滿足藥品生產工藝要求的同時降低成本?凍干粉針劑3號車間遠航QC小組承擔起這項任務。
遠航QC小組成員寨丹丹介紹,為了完成任務,2019年9月到2020年5月,小組至少進行了20次攻關活動。在氮氣保護區域的選擇、氮氣控溫的設備選型及排放方式上,小組綜合改造成本和安全因素,一一進行討論和選擇,最終成功設計了藥品生產用氮氣保護系統,將改造成本控制在1000萬元左右,改造時間縮短到了4個月。
常備不懈?增強人才隊伍力量
企業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創新之源,是企業質量管理的“定海神針”。揚子江藥業集團抓住人才隊伍建設這個“牛鼻子”,為企業發展積蓄能量。
揚子江藥業集團有自己獨特的人才培養方式——QC活動遵循的PDCA循環能幫助企業員工構建科學思維、提高管理水平,揚子江藥業集團因而把QC活動作為培養管理人才的有力抓手,要求培養更多具備QC診斷師思維的員工。
得益于揚子江藥業集團的大質量管理理念,企業各職能部門均能開展QC活動,探索提高工作質量、增強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能的方式,一批優秀人才通過參與QC活動成長起來、獨當一面,并進入企業管理隊伍。
揚子江藥業集團子公司海濟藥業質管部副部長劉潔的職業起點就是“QC診斷師”。2011年,以參與解決印刷性包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契機,她開始接觸QC活動。此后,她參與了多個QC活動,攻關活動中提出的優化關聯文件引用等措施在公司沿用至今,以電子文件下發提升辦公室管理效率等措施間接影響了揚子江藥業集團后續電子系統的選用。“通過參與QC活動,我熟悉了QC邏輯和QC工具,訓練了思維方式。”她說。
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文控培訓處處長代紅鑾,同時也是公司高級兼職內訓師之一。她經常向后備人才和QC小組成員進行QC小組活動知識的培訓和分享,而2002年進入企業時,她只是固體制劑車間的一名工人。
這18年間,代紅鑾的成長軌跡中滿是QC活動的印記。2002年6月,她第一次參加QC論文發表,作為發表人站在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的舞臺上;2003年,她全程參與QC活動,到現在她仍清楚地記得當年的項目課題——《解決銀杏葉片不能聯機生產的問題》;2007年,她開始兼職公司內訓師,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就是《QC小組活動》系列,這一課程是她歷經QC小組活動成員、發表人、評委等多個角色所總結的QC小組活動經驗。
18年來,代紅鑾基本每年都參與QC小組活動。2019年,在揚子江藥業集團引入TMS培訓系統后,她所在的QC小組結合企業實際對該系統進行再配置開發,實現根據員工崗位區別推送培訓內容,不僅使員工可以在線學習,而且實現了檔案在線存檔功能。這一QC活動課題在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發表時獲得了小組第一的成績,并作為優秀案例,被推薦到全國其他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上分享。
今年,代紅鑾和多位同事代表揚子江藥業集團參加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評審工作。作為和其他企業交流經驗的橋梁,“代紅鑾們”在交流會上記錄了其他企業好的做法和思路,將之帶回揚子江藥業集團進行學習、分享和借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代紅鑾們”深信,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永葆創新活力。
今年10月,揚子江藥業集團復盤第41次全國醫藥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將自身發表的成果和在交流中獲得的啟發匯編成書面資料,供集團所有子公司學習和培訓使用。集團各QC小組也聞令而動,為即將到來的ICQCC大賽做好準備,為質量持續改進發現新課題。
十六年磨一劍,揚子江藥業集團質量長劍劈波斬浪,銳不可當。質量提升無止境,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揚子江藥業集團不忘初心,為續寫質量新傳奇而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