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藥品質量風險可控是每個藥企的責任。全國“質量月”活動期間,揚子江藥業集團開展了第五十二次“質量月”活動。

9月10日,以“營銷健康 質量引航”為主題,集團舉辦的“媒體質量官”采風活動,迎來了《新華每日電訊》、人民網、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中國質量報刊社、《中國醫藥報》社、《中國中醫藥報》社、《醫藥經濟報》社等媒體記者。他們應邀走進揚子江藥業集團總部參觀交流,近距離感受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和與新時代同步的質量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內涵。

鑄就“質量長城”,樹立行業質量標桿品

“質量月”活動是揚子江藥業集團質量管理特色元素和重要抓手。1994 年起,集團開展首次“質量月”活動,2004 年開始,每年開展兩次“質量月”活動,至2024年已連續舉辦五十二次。據悉,每次“質量月”活動,有主題、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有評比、有跟蹤,全員參與。如今,“質量月”活動已從產品質量拓展為工作質量、服務質量等覆蓋全集團范圍的“大質量”,涵蓋了企業的全面運營和發展。

據了解,本次“質量月”活動以“對標世界一流標準,推動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旨在持續學習國際先進理念和方法,持續提升企業“大質量”管理水平,打造高績效組織,努力把“揚子江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為建設質量強國、健康中國貢獻“揚子江力量”。

揚子江藥業集團質量管理部副總經理徐開祥告訴記者,集團強調質量管理的全面性。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揚子江藥業集團通過質量提升工作,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推動企業的發展質量;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升質量意識和專業技能,努力讓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中發揮出最佳水平;開展EFQM全球獎等獎項申報,學習并吸納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通過打造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努力將揚子江品牌發展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藥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質量始終是藥品生產的首要考量。揚子江藥業集團旗下工廠QA(Quality Assurance)巡檢員李靜認為,藥品生產企業必須制定嚴格的質量標準和流程,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指導和依據。必須從源頭開始把控藥品質量,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嚴密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并糾正任何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李靜從生產一線質量管控人員的角度,談了自己對質量的理解。她說,一線質量管理人員需要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專業的知識技能,并且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質量管理不是一個孤立的職能,需要與研發、生產、銷售等其他部門緊密合作。跨部門的溝通和協作,可以共同探討如何優化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只有集思廣益,共同努力,才能在更好確保藥品質量的同時,達到質量與效益的雙贏局面。傳承創新發展,數字化中醫藥智造。

質量管理,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近年來,揚子江藥業集團在中藥流程智能制造領域先行先試。并且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集團積極構建數字化質控體系,有效提高質量管理的高質高效。

江蘇龍鳳堂中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鳳堂”)是揚子江藥業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一直致力于通過創新技術提升中藥質量管理水平。經過多年的建設,龍鳳堂通過引入智能制造技術,實現了中藥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精準的參數設定和電子記錄實現對環境數據的精準調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量。并且建立了中藥整體集成物流系統、機器人投料系統、生產執行系統、藥材自動倉儲、自動稱配料、自動投料及提取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實現了跨車間中藥材及物料的自動化輸送和管道化、模塊化、數字化生產,形成了一套完備的現代化中藥材前處理到提取的整體解決方案。

同時,龍鳳堂在陜西、甘肅、四川、重慶、內蒙古等省市的道地藥材產區和中藥材優質主產區,建立了80個中藥材種植基地,并利用溯源系統,實現了對中藥材生產質量的全程控制與跟蹤,健全了中藥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質量追溯鏈條。工作人員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可及時獲取溯源大數據展示平臺的相關信息。消費者可通過手機、互聯網、終端查詢機等途徑,隨時隨地了解所購買中藥的生產信息,讓消費者用藥更安全、更放心。從源頭上嚴格把控中藥材質量。

在中藥現代化、產業化發展中,龍鳳堂已成功創建為江蘇省首個中藥流程智能制造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企業,并參與制定了多項國家級中藥智能制造標準。依托數智化的強大賦能,龍鳳堂的生產效率提升了28%,產量也實現了43%的增長。今年,龍鳳堂又成功入選了2024年度江蘇省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名單,并蟬聯“中國醫藥工業最具成長力企業”稱號。

回望過去,創建于1971年的揚子江藥業集團,始終深耕醫藥健康領域,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同時積極探索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之路。展望未來,揚子江藥業集團通過應用信息物理系統智能裝備、制造質控系統融合等關鍵技術的實踐,進一步完善自身的質量標準體系,推動向模塊化、流程化、系統化標準轉變,與國際接軌,不斷以國際標準強化產業質量競爭力。